一、IgA 肾病
指标一、肾活检患者术前检查完成率(NEP-IgA- 01)
定义: 肾活检患者 2 周内完成全部相关术前检查的比例。 计算公式: 2 周内完成术前检查的肾活检患者数 肾活检患者术前检查完成率 = × 100% 同期肾活检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肾活检术前检查规范水平。 说明: 肾活检前必需的检查项目包括:( 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 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补体 C3、免疫球蛋白 IgA 、血型。 (3)24 小时尿蛋白定量。(4)超声检查(包括双肾形态和大小、输尿管和膀胱),以上 所有检查均完成定义为完成检查。
指标二、肾脏病理切片染色规范率(NEP-IgA- 02)
定义: 肾活检术后 2 周内规范完成肾脏病理切片染色的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汇编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汇总编制
肾活检术后 2 周内规范完成肾脏病理切片染色患者数 肾脏病理切片染色规范率 = × 100% 同期完成肾脏病理切片染色的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实验室肾脏病理切片染色水平。 说明:病理切片染色至少包括:光镜染色(HE、PAS、Masson、PASM)和免疫荧光 染色(IgG、IgA、IgM、C3、C4 或 C 1q、Fib),以上所有染色均完成定义为染色规范。
指标三、IgA 肾病患者病理分型诊断率(NEP-IgA- 03)
定义: 肾活检术后 2 周内完成肾脏病理分型诊断的 IgA 肾病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肾活检术后 2 周内完成肾脏病理分型 IgA 肾病患者病理分型诊断率= × 100% IgA 肾病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 IgA 肾病患者病理分型规范诊断水平。 说明:病理分型为 Lee 分级、Haas 分型或 Oxford 分型中的任意一种即可。 Lee 氏分级 分级 评价内容 Ⅰ级 肾小球绝大多数正常,偶尔轻度系膜增宽(节段)伴和(或)不伴细胞增殖,肾小管和肾 间质则没有改变。 Ⅱ级 肾小球示局灶系膜增殖和硬化(<50%),有罕见小的新月体,肾小管和肾间质无损害。 Ⅲ级 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增殖和增宽(偶尔局灶节段) ,偶见小新月体和球囊粘连;局灶性肾 间质水肿,偶见细胞浸润,罕见肾小管萎缩。 Ⅳ级 肾小球病变呈重度弥漫性系膜增殖和硬化,部分或全部肾小球硬化,可见新月体(<45%)。 肾小管萎缩,肾间质浸润,偶见肾间质泡沫细胞。 Ⅴ级 肾小球病变的性质类似Ⅳ级,但更严重,肾小球新月体形成 >45%;肾小管和肾间质病变类 似于Ⅳ级,但更严重。 Haas 分型
分型 评价内容 Ⅰ(轻微病变) 肾小球仅有轻度系膜细胞增殖;无节段硬化,无新月体。 Ⅱ(FSGS 样病变) 肾小球呈现类似特发性 FSGS样改变;伴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殖;无新月体。 Ⅲ(局灶增殖性肾 小球肾炎) 50%左右的肾小球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最初仅限于系膜区,或由于毛细血管内细 胞增殖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阻塞。可见新月体。绝大多数Ⅲ型病变示肾小球节段 细胞增殖(有的患者可无此病变)。
续表
分型 评价内容 Ⅳ(弥漫增殖性肾 小球肾炎) >50%的肾小球细胞增殖,像Ⅲ型病变一样细胞增殖可是节段或球性的,可见新 月体。 Ⅴ(晚期慢性肾小 球肾炎) 40% 或以上的肾小球球性硬化,和 / 或≥40% 的小管萎缩或小管数减少(PAS), 组织学可表现为上述各种肾小球病变。
Oxford 分型
分型变量 评价内容 M(系膜增殖) 超过一半的肾小球系膜区超过 3 个系膜细胞记为 M1,否则为 M0。 E(内皮增殖)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细胞增殖引起袢腔狭窄记为 E1,否则为 E0。 S(节段硬化) 节段硬化或球囊粘连记为 S1,否则为 S0。 T(肾小管萎缩 / 间 质纤维化) 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面积占肾皮质 0-25% 记为 T0,26-50% 记为 T1 ,>50% 记为 T2。 C(细胞 / 纤维细 胞性新月体) 没有细胞 / 纤维细胞性新月体记为 C0,细胞 / 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比例 <25% 记 为 C1,细胞 / 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比例≥25% 记为 C2。
指标四、IgA 肾病患者 RAS 阻断剂的使用率(NEP-IgA- 04)
定义:适合使用 RAS 阻断剂的 IgA 肾病患者中使用 RAS 阻断剂的比例。 计算公式: IgA 肾病患者 RAS 使用 RAS 阻断剂的 IgA 肾病患者数 = × 100% 阻断剂的使用率 同期适合使用 RAS 阻断剂的 IgA 肾病患者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 IgA 肾病患者基础治疗达标水平。 说明: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是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 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 等,适应证为 24h 尿蛋白定量 > 1g 且病人可耐受、无 RAS 阻断剂应用禁忌症。 禁忌症 为双侧肾动脉狭窄或只有单侧肾脏而肾动脉狭窄或重度肾功能不全或低血压状态。
指标五、IgA 肾病患者随访完成率(NEP-IgA- 05)
定义:IgA 肾病患者完成随访的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汇编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汇总编制
IgA 肾病患者随访完成率= 完数 ×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 IgA 肾病随访管理水平。 说明: 随访内容包括:(1)每 3 个月完成 IgA 肾病患者尿常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或 Up/Ucr)检查。(2)每6 个月完成IgA 肾病患者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血钾、空腹血糖检查。
指标六、IgA 肾病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NEP-IgA- 06)
定义:血压< 130/ 80mmHg 的 IgA 肾病患者占同期随访的 IgA 肾病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血压< 130/ 80mmHg 的 IgA 肾病患者数 IgA 肾病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 × 100% 同期随访的 IgA 肾病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 IgA 肾病患者血压管理水平。 说明:血压< 130/ 80mmHg,要求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达标。
指标七、肾功能恶化率(NEP-IgA- 07)
定义:治疗 6 个月后,血肌酐倍增的 IgA 肾病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治疗 6 个月后,血肌酐倍增的 IgA 肾病患者数 肾功能恶化率 = × 100% 同期随访的 IgA 肾病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 IgA 肾病患者的治疗水平和患者预后情况。 说明:血肌酐倍增指血肌酐升高至基线值的 2 倍,基线值是治疗前患者血肌酐值。
指标八、治疗 6 个月后 24 小时尿蛋白 < 1g 的患者比例(NEP-IgA- 08)
定义:IgA 肾病随访患者中治疗 6 个月后 24 小时尿蛋白 < 1g 的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治疗 6 个月后 24 小时 治疗 6 个月后,24 小时尿蛋白 <1g 的 IgA 肾病患者数
=
尿蛋白 <1g 的患者比例 同期随访的 IgA 肾病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 IgA 肾病的治疗水平。
指标九、肾活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NEP-IgA- 09)
定义: 肾活检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肾活检发生严重并发症的 IgA 肾病患者数 肾活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 × 100% 同期完成肾活检术的 IgA 肾病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肾活检技术水平。 说明:严重并发症是指需要介入止血、肾切除方法干预治疗的并发症。
指标十、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NEP-IgA- 10)
定义:IgA 肾病患者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 6 个月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比例。 计算公式: 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6 个月 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 IgA 肾病患者数 = × 100% 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同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 IgA 肾病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 IgA 肾病患者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水平。 说明:严重并发症包含伴有呼吸衰竭的肺部感染、股骨头坏死、消化道出血。
二、血液净化技术
第一部分 医院感染控制指标 指标一、治疗室消毒合格率(NEP-D- 01) 定义:血液透析室(中心)/ 腹膜透析室治疗室消毒合格的月份数量在当年所占的比例。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汇编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汇总编制
计算公式:
( 1)血液透析治疗室消毒合格率(NEP-D- 01A)。
血液透析治疗室消毒合格率 = 血液透析治疗室合格的月份数量 × 100%
(2)腹膜透析治疗室消毒合格率(NEP-D- 01B)。
腹膜透析治疗室消毒合格率 = 腹膜透析治疗室合格的月份数量 ×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说明:合格标准为:空气平均菌落数≤ 4. 0(5 分钟)CFU/ 皿和物品表面平均菌落 数≤ 10. 0 CFU/cm2。
指标二、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NEP-D- 02)
定义:血液透析室(中心)的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 / 季度在当年所占 的比例。 计算公式: 透析用水生物污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 = × 100% 染检验合格率 12(或 4))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说明: 合格标准为:每月透析用水检验的细菌落数≤ 100CFU/mL,每 3 个月检验 的内毒素 ≤ 0. 25EU/mL,2 项指标均符合为合格;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YY 0572- 2015)标准。
指标三、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验完成率(NEP-D-03)
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验的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验的患者数 = × 100% 传染病标志物检验完成率 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说明: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检测。 需 要完成 4 种疾病相关指标检测。
指标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定时检验完成率 (NEP-D-04)
定义:每 6 个月,完成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每 6 个月完成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验的患者数 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 = × 100%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定时检验完成率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说明: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检测。 需 要完成 4 种疾病相关指标检测。
指标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病率(NEP-D-05)
定义:每年新发生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每年新增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数 者的乙型肝炎和丙 = × 100%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型肝炎发病率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第二部分 透析质量管理指标
指标六、血液透析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控制 率(NEP-D- 06)
定义:单位时间内,单室 Kt/V(spKt/V) > 1. 2 且尿素下降率(URR) > 65% 的维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汇编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汇总编制
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血液透析 Kt/V 和 spKt/V> 1. 2 且 URR> 65%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 = × 100% URR 控制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的血液透析充分性。
指标七、腹膜透析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及总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控制率(NEP-D- 07)
定义:单位时间内,Kt/V ≥ 1. 7/ 周且总 Ccr ≥ 50L/ 1. 73 ㎡ / 周的腹膜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腹膜透析 Kt/V 及 Kt/V ≥ 1.7/ 周且总 Ccr ≥ 50L/1.73 ㎡ / 周的腹膜透析患者数 总 Ccr 控制率 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的腹膜透析充分性。 说明:总 Ccr 包括残肾 Ccr 和腹膜透析 Ccr。
指标八、透析患者 β 2 微球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08)
定义:每 6个月,完成 β 2 微球蛋白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β 2 微球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08A)。 维持性透析患者 β 2 微 每 6个月完成 β2 微球蛋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 球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2)腹膜透析患者 β 2 微球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08B)。 腹膜透析患者 β 2 微球 每 6个月完成 β 2 微球蛋白腹膜透析患者数 蛋白定时检验完成 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并发症的监测情况。
指标九、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率(NEP-D- 09) 定义:单位时间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5%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5%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 =
期体重增长控制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容量的管理情况。
指标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长期使用率(NEP-D- 10)
定义:单位时间内,同一动静脉内瘘持续使用时间> 2 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同一动静脉瘘持续使用时间 >2 年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
=
动静脉内瘘长期使用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管理情况。
指标十一、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平衡试验记录定时完成率(NEP-D- 11)
定义:每 6 个月,完成腹膜平衡试验记录的腹膜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腹膜平衡试验记 6 个月内完成腹膜平衡试验记录的腹膜透析患者数 =
录定时完成率 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腹膜功能的管理情况。
指标十二、腹膜透析退出患者治疗时间(NEP-D- 12)
定义:单位时间内,退出患者的平均腹膜透析时间。 计算公式: 退出患者治疗时间 = 退 和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腹膜透析技术生存的关键指标。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汇编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汇总编制
说明:退出患者是指退出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不包括因肾移植和肾功能恢复而退 出患者。
第三部分 透析并发症管理指标
指标十三、透析患者血常规定时检验率(NEP-D- 13)
定义:每 3 个月,完成血常规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常规定时检验率(NEP-D- 13A)。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 每 3 个月完成血常规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 =
常规定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2)腹膜透析患者血常规定时检验率(NEP-D- 13B)。
腹膜透析患者血常规定 每 3 个月完成血常规检验的腹膜透析患者数
=
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透析状态、并发症评估情况及患者管理情况。
指标十四、透析患者血液生化定时检验率(NEP-D- 14)
定义:每 3 个月,完成血液生化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生化定时检验率(NEP-D- 14A)。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 每 3 个月完成血液生化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 = × 100% 液生化定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2)腹膜透析患者血液生化定时检验率(NEP-D- 14B)。 腹膜透析患者血液生 每 3 个月完成血液生化检验的腹膜透析患者数 = × 100% 化定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透析状态、并发症评估情况及患者管理情况。 说明:血液生化项目包括采集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肌酐、 尿素氮、尿酸、钾、钠、钙、磷、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指标十五、透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15)
定义:每 6 个月,完成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 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iPTH 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15A)。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每 6 个月完成 iPTH 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 =
iPTH 定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2)腹膜透析患者 iPTH 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15B)。
腹膜透析患者 iPTH 定 每 6 个月完成 iPTH 检验的腹膜透析患者数
=
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慢性肾脏病 - 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评估管理情况。
指标十六、透 析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定时检验完成率 (NEP-D-16)
定义:每 6 个月,完成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 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16A)。 每 6 个月完成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和 饱和度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
转铁蛋白饱和度定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总数
(2)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16B)。 每 6 个月完成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和转 饱和度检验的腹膜透析患者
=
铁蛋白饱和度定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腹膜透析
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肾性贫血评估管理情况。
说明:应同时完成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汇编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汇总编制
指标十七、透析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17)
定义:每 6 个月,完成血清前白蛋白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17A)。 每 6 个月完成血清前白蛋白检验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 = 前白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总数 (2)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17B)。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前白 每 6 个月完成血清前白蛋白检验的腹膜透析患者数 = × 100% 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营养状态评估管理情况。
指标十八、透析患者的 C 反应蛋白(CRP)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18)
定义:每 6 个月,完成 C 反应蛋白(CRP)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患者 比例。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 C 反应蛋白(CRP)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18A)。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CRP 定时检验完成率
= 每 6 个月析患者数
× 100%
(2)腹膜透析患者的 C 反应蛋白(CRP)定时检验完成率(NEP-D- 18B)。
腹膜透析患者 CRP 定 每 6 个月完成 CRP 检验的腹膜透析患者数
=
时检验完成率 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微炎症和营养状态评估管理情况。
指标十九、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率(NEP-PD- 19)
定义:单位时间内,血压控制达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率(NEP-PD- 19A)。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率 = 血压者数 × 100% (2)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率(NEP-PD- 19B)。 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率 = 血压者数 ×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高血压管理情况。 说明: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达标标准:60 岁以下患者透析前血压< 140/90mmHg;60 岁 以上患者透析前血压< 160/90mmHg。 腹膜透析患者血压达标标准:血压 <150/90mmHg。 需要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达标。
指标二十、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控制率(NEP-D- 20)
定义:单位时间内,血红蛋白 ≥ 110g/L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控制率(NEP-D- 20A)。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肾性贫血控制率
= 血红蛋 患者数
× 100%
(2)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控制率(NEP-D- 20B)。 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控制率 = 血红蛋 患者数 ×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肾性贫血管理情况。
指标二十一、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 - 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指标 控制率(NEP-D- 21)
定义: 单位时间内,CKD-MBD 指标控制达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患者 比例。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汇编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汇总编制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CKD-MBD 指标控制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CKD-MBD 指标控制达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 =
CKD-MBD 指标控制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2)腹膜透析患者 CKD-MBD 指标控制率。
腹膜透析患者 CKD- MBD 指标控制率
= CKD-MBD析患者数
×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 CKD-MBD 管理情况。 说明:CKD-MBD 指标控制达标的定义: 血钙水平在 2. 10- 2. 50mmol/L、血磷水平 在 1. 13- 1. 78mmol/L 、iPTH 水平在正常值上限 2- 9 倍。 需要 3 项指标同时达标。
指标二十二、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控制率(NEP-D- 22)
定义:单位时间内,血清白蛋白 ≥ 35g/L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患者比例。 计算公式: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控制率(NEP-D- 22A)。 = × 100% 血清白蛋白控制率 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2)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控制率(NEP-D- 22B)。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白 血清白蛋白 ≥ 35g/L 的腹膜透析患者数 蛋白控制率 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患者营养状态管理情况。